國際油價
國際油價的相關文獻在1986年到2022年內共計3308篇,主要集中在貿易經濟、工業(yè)經濟、財政、金融
等領域,其中期刊論文3292篇、會議論文16篇、專利文獻2371篇;相關期刊942種,包括當代石油石化、國際石油經濟、中國石化等;
相關會議16種,包括首屆全國石油經濟學術年會暨2015年油氣市場形勢研討會、2013哈博·高校(經管)博士學術論壇、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2010年年會暨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論壇等;國際油價的相關文獻由2004位作者貢獻,包括陳蕊、安娜、侯暉等。
國際油價
-研究學者
- 陳蕊
- 安娜
- 侯暉
- 田春榮
- 霍麗君
- 汪葉
- 單衛(wèi)國
- 朱諸
- 周向彤
- 徐偉
- 李磊
- 王婧
- 胡俊超
- 呂東悅
- 陳秀芝
- 石洪宇
- 羅佐縣
- 高健
- 李展
- 楊晨
- 陳云富
- 李昀霏
- 牛犁
- 本刊評論員
- 田明
- 鄒葵
- 仇玄
- 李春霞
- 王東
- 王建
- 管清友
- 羅錦陵
- 盧向前
- 李青
- 王佩
- 鄒新
- 錢興坤
- 陳宇峰
- 霍麗君1
- 馬素紅
- 侯明揚
- 吳清
- 安娜1
- 楊青
- 王偉
- 舒朝霞
- 董秀成
- 谷晉
- 金永琪
- 于培偉
-
-
王震;
何曦
-
-
摘要:
長期以來美元和油價之間維持了穩(wěn)定的負相關關系,但近期美元和油價多次出現(xiàn)同向變動,相關性表現(xiàn)出新的特征.本文運用DCC-GARCH模型研究1983年至2021年美元指數(shù)與WTI油價之間的時變相關性,發(fā)現(xiàn)在2001年和2015年出現(xiàn)顯著變化.投資者和石油企業(yè)應關注該特征,及時調整相關投資組合策略和油價研判方法.
-
-
周怡潔
-
-
摘要:
本文通過使用時變參數(shù)向量自回歸動態(tài)溢出指數(shù)模型(TVP-VAR-DY),將地緣政治風險、中美股市以及國際油價納入同一個模型框架中進行動態(tài)總溢出、方向溢出、凈溢出以及兩兩凈溢出效應考察。實證結果表明:地緣政治風險、中美股市以及國際油價之間存在時變且非對稱的溢出效應,地緣政治風險是整個系統(tǒng)中的信息發(fā)出者。在2008年金融危機、2015年中國股災以及2020年美國股市熔斷期間,各市場之間的溢出效應顯著加強,全球宏觀經濟下行等不良市場狀態(tài)亦會加劇地緣政治風險對中美股市和國際油價的沖擊。
-
-
張瑤;
侯暉
-
-
摘要:
2021年,國際油價在天量貨幣供應和供需基本面偏緊的基調下波動上漲,布倫特原油全年均價71美元/桶,較2020年大幅上漲64%。2022年,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石油供應形勢較2021年將有所好轉,但OPEC+仍主導市場,地緣、金融等因素加大油價波動幅度,基準情景下,預計2022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為70~75美元/桶。
-
-
高健
-
-
摘要:
近來,地緣政治因素加劇了國際油價的波動幅度。此前布倫特原油期貨在95~100美元/桶這個位置的支撐力度極強,但3月31日美國突然宣布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略石油儲備投放計劃,導致原油基本面的預期因此出現(xiàn)逆轉。在基本面結構及預期松動的情況下,布倫特95~100美元/桶的強支撐位可能被隨時破掉,國際油價在基本面轉向的大背景下,可能由之前預期的收斂三角的走勢,轉變成震蕩向下的運行趨勢。
-
-
徐偉
-
-
摘要:
2月,國際油價突破百元大關,續(xù)創(chuàng)7年多來新高。伊朗核協(xié)議接近達成、美國或取消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美國頁巖油產量增加;高通脹促使美國及其盟國考慮釋放約6000萬桶戰(zhàn)略儲備原油。然而,國際能源署(IEA)再次敦促“歐佩克+”增產,而后者仍維持40萬桶/日的溫和增產政策,且出于投資不足、武裝沖突等原因,面臨產能限制,增產目標難以達成。
-
-
李振杰
-
-
摘要:
截至北京時間2月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收于每桶92.24美元,創(chuàng)2014年9月底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推高國際油價攀升的直接原因之一是美國等地近期遭遇冬季風暴,天氣寒冷。這一方面造成當?shù)貙θ∨糜偷男枨笤黾?另一方面市場擔憂天氣會影響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原油產量,從而加劇市場緊張局勢。
-
-
李昀霏
-
-
摘要:
回顧4月,國際油價總體回落。WTI、布倫特、阿曼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101.64美元/桶、105.92美元/桶和102.71美元/桶,環(huán)比分別下降6.62美元/桶、6.55美元/桶和7.47美元/桶;上海原油期貨首行合約均價為660.21元/桶(99.76美元/桶),環(huán)比下降33.51元/桶(5.06美元/桶)。
-
-
無
-
-
摘要:
(2022年4月)4月,國際油價在98?112美元/桶窄幅振蕩。上旬,國際能源署成員國將在未來6個月釋放2.4億桶石油;亞洲部分地區(qū)疫情蔓延,封控力度升級打壓市場需求預期,國際油價跌破100美元/桶。中旬,因針對利比亞總理的抗議活動升級,其國家石油公司宣布遭遇不可抗力,警告原油生產可能中斷;俄烏沖突再度升級,國際油價止跌反彈。下旬,國際機構下調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據(jù)悉利比亞將很快恢復此前所關閉油田的石油生產,國際油價再度回調。
-
-
-
-
摘要:
2021年12月11日-2022年1月10日國際油價顯著上漲,奧密克戎毒株或給國際油價帶來新不確定性受市場風險偏好變化影響,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021年12月21日顯著上漲,截至當天收盤時,紐約商業(yè)交易所2022年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51美元,收于每桶71.12美元,漲幅為3.66%;2022年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了2.46美元,收于每桶73.98美元,漲幅為3.44%。
-
-
石洪宇;
金楷承
-
-
摘要:
回顧2月國際油價再創(chuàng)新高,月均價環(huán)比大增。2月下旬地緣緊張局勢升溫,市場對供應端擔憂加劇,國際油價大幅走高并沖破100美元/桶。2月,WTI、布倫特、阿曼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91.63美元/桶、94.10美元/桶和91.97美元/桶,環(huán)比分別上升8.65美元/桶、8.53美元/桶和8.05美元/桶;上海原油期貨首行合約均價為573.87元/桶(89.20美元/桶),環(huán)比上漲47.31元/桶(6.80美元/桶)。
-
-
- 《2013哈博·高校(經管)博士學術論壇》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在分析國際油價沖擊對宏觀經濟影響的傳導機制基礎上,建立了LSTFAVAR模型,考察了國際油價沖擊對中國宏觀經濟的非對稱性效應.實證結果表明:無論是在低通脹狀態(tài)還是高通脹狀態(tài),國際油價上漲都會不同程度地引起我國物價上漲和產出下滑,所以存在輸入型通脹壓力.不同的是,低通脹狀態(tài)下,國際油價上漲引起貨幣供給量減少.而高通脹狀態(tài)下,國際油價上漲引起貨幣供給量增加.這也反映了面臨國際油價上漲引起"滯脹"時,我國貨幣當局面臨兩難選擇.最后,為貨幣當局應對國際油價波動提出了對策建議.與其根據(jù)逆周期的貨幣政策規(guī)則(比如既要保產出,又要保物價的泰勒規(guī)則)對高油價沖擊作出積極反應,還不如根本不對高油價做出反應,保持既定的貨幣增長規(guī)則(比如維持固定不變的利率或者固定的名義貨幣增長速度)。也符合理論界關于高油價對宏觀經濟作用機制的認識。外生的高油價沖擊意味著短期內更高的價格和產出損失,這些損失來自于價格粘性,來自于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摩擦。貨幣當局如果能夠容忍短期內由于石油價格沖擊帶來的不來宏觀經濟后果,避免采取過度的貨幣政策反應,最終會更有利于產出和物價的穩(wěn)定。
-
-
孫曉艷;
閆強
- 《第十四屆全國礦床會議》
| 2018年
-
摘要:
聯(lián)合國安理會在2015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伊朗核協(xié)議,此協(xié)議達成后,伊核問題六國不再對伊追加制裁,暫停對石化制品的禁運,允許少量伊朗石油的出口,即伊朗在2016年重新成為石油出口國,并成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中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石油出口國,石油作為重要戰(zhàn)略性的稀缺資源與世界上各大國的生存發(fā)展狀態(tài)、戰(zhàn)略目標以及利益等息息相關.為了更好地研究在美國退出伊核協(xié)議后我國石油安全的發(fā)展,需要著重考慮中東地區(qū)石油資源的發(fā)展狀態(tài),從其影響的國際油價的角度、能源格局變化的角度以及國內能源消費結構、石油市場發(fā)展、石油儲備等角來全方位的分析其對中國石油安全的影響。
-
-
王利冬
- 《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工程專業(yè)委員會海洋工程工作部2017年學術會議》
| 2017年
-
摘要: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fā)展,能源需求的增加,陸地及淺海石油資源的逐步匱乏.未來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fā)將繼續(xù)較快增長,投資不斷增加,勘探開采作業(yè)海域范圍和水深不斷擴大,我國也加大了深海能源的勘探力度.但是由于海上石油開發(fā)成本價格高昂,開發(fā)難度大,國際油價持續(xù)走低,對我國深海石油勘探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本文主要簡述了我國深海工程行業(yè)的現(xiàn)狀,指出我國海洋石油裝備和開發(fā)技術上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同時討論在低油價時代對我國深海石油勘探發(fā)展的影響,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國內海洋石油裝備技術的發(fā)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
-
張舒婷;
徐貝妮
- 《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經濟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青年論壇》
| 2016年
-
摘要:
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急速下跌,且預計未來較長時間內將在低位運行,使得各家石油公司均受到資本市場和調整經營戰(zhàn)略的雙重壓力,也改變了國際油氣并購市場的現(xiàn)有格局.預計未來并購市場將面臨典型的買方市場,潛在目標數(shù)量增大,但交易價格仍將保持在合理區(qū)間,潛在買家將主要集中在資金寬裕的國家石油公司和國際石油公司,以及主要以財務投資者身份出現(xiàn)的私募資金.
-
-
侯明揚;
楊國豐
- 《首屆全國石油經濟學術年會暨2015年油氣市場形勢研討會》
| 2014年
-
摘要:
美國致密油商業(yè)化成功歷經3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是頁巖氣資源的成功開發(fā)為發(fā)展致密油奠定了堅實的理論與技術基礎;第二階段是低氣價促使頁巖氣資源勘探開發(fā)活動轉向致密油生產領域;第三階段是技術進步使致密油開發(fā)向"利基區(qū)帶"轉移.在此發(fā)展過程中,美國致密油不斷提升國內原油自給水平,對國際原油供應和國際油價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本研究認為,致密油產量的增長使全球原油市場供給更加寬松,中長期將拉低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同時,致密油發(fā)展已開始改變美國對外油氣地緣政策并可能導致其原油出口禁令的解除.展望致密油發(fā)展前景,技術進步將持續(xù)提升致密油資源的開發(fā)效率;如果原油出口禁令仍嚴格執(zhí)行,美國致密油產量將維持在300×104bbl/d左右,并為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致密油留有價格空間;如果原油出口禁令解除,美國致密油產量將在2020年翻番,并可能抑制世界其他地區(qū)致密油產量增長.
-
-
焦建玲
-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2010年年會暨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論壇》
| 2010年
-
摘要:
本文利用時間序列建模技術,從中美原油進口量變化,進口增量和凈進口量變化角度對國際原油價格影響進行了實證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美國原油進口與國際原油價格之間具有長期協(xié)整關系,中國不具有這種協(xié)整關系,但中國原油進口增量及凈進口量是國際原油價格增量及凈原油價格變化的Granger原因;從對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性方差的影響來看,美國原油進口量與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方差呈反向關系,對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具有抑制和消減的作用,而我國則呈正向關系,對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具有正向促進作用。因此美國進口量增加,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減小,我國進口量增加,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我國"量價齊升","買漲不買跌"的進口策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