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探討三種不同的跳法,利用測力板與攝影機計算跳躍高度,分析是否有差異.實驗參與者四名,24±0.3歲、177.75公分、68.77±5.67公斤,每種跳法三次取最高的一次.使用DV拍攝矢狀面動作;同時使用測力板來量測騰空時間,使用KwonGRF求出離地時間,帶公式S=Vot+1/2 gt2,求出高度.結(jié)果如下:1.垂直下蹲跳:受試者測出的高度都是力板離地高度比較高,差距都不算大,因為Kwon3D在點腳尖的時候,人為誤差所造成的.2.垂直屈腳跳:測量屈腳跳時,力板只能測出離地時間,不能看出離地姿勢,所以在DV方面,腳尖的高度一定是最高,幾乎沒有什麼差異.3.跨步垂直跳:力板量測高度與攝影機身體重心差異不大,因為助跑關(guān)系,在不穩(wěn)定起跳,左右不對稱,造成身體重心不一致,身體重心計算有些差異.rn 結(jié)論:測力板及重心得到高度,三種跳法類似,以腳尖高度判斷高度時,由于屈腳的關(guān)系,使跳躍高度會比其他兩種算法高度大,因此,本研究建議以影片分析跳躍高度時,以身體重心的改變?yōu)橹饕獏?shù),避免以腳尖或第一肢段為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