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場
雷場的相關文獻在1989年到2022年內(nèi)共計108篇,主要集中在軍事技術、武器工業(yè)、中國軍事
等領域,其中期刊論文92篇、會議論文1篇、專利文獻44690篇;相關期刊51種,包括軍事記者、大眾電影、探測與控制學報等;
相關會議1種,包括第七屆全國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學術會議、第十屆全軍軍事病理學學術會議、第六屆全軍定量病理學學術會議等;雷場的相關文獻由173位作者貢獻,包括張鈺杰、黃采倫、劉樹立等。
雷場—發(fā)文量
專利文獻>
論文:44690篇
占比:99.79%
總計:44783篇
雷場
-研究學者
- 張鈺杰
- 黃采倫
- 劉樹立
- 戴長城
- 田勇軍
- 黃華曦
- 張金鳳
- 盧曉宇
- 安游
- 尹瑞偉
- 張磊
- 易雄勝
- 曉蕾
- 趙延明
- 鐘開天
- 鄧忠開
- 劉鑫
- 周亞曙
- 孫愷
- 張東紅
- 張洋溢
- 徐玉清
- 易建坤
- 曹濱
- 武毅
- 焦國太
- 王挺
- 榮英佼
- 謝文
- 趙安金
- 鄧光明
- 邵士亮
- 韋廉
- 韓悟平
- 黃巧(攝影)1
- 黎友陶
- 一葉
- 萬文乾
- 嚴浩(攝影)1
- 于寧
- 于忠福
- 余忠康
- 凌濤
- 劉保全
- 劉兆和
- 劉冰冰
- 劉怡昕
- 劉松
- 劉松峰
- 劉永華
-
-
許強
-
-
摘要:
戰(zhàn)后,蘇聯(lián)紅海軍和美國海軍對各種布雷平臺的效能分析,都表明潛艇布雷代價小,戰(zhàn)果大。形成這一優(yōu)勢的主要原因是潛艇布雷具有隱蔽性,可在敵方控制水域布設秘密雷障。水面艦艇和飛機布雷雖然速度快,效率高,但對方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這樣標記雷場和掃雷就相對容易。不過現(xiàn)代潛艇普遍兼具布雷能力,因此即便是喜愛布雷潛艇的蘇聯(lián)海軍,也未能再現(xiàn)專用布雷潛艇的輝煌。
-
-
余忠康;
李煥良;
韓趙喚;
王濤;
周慶園
-
-
摘要:
布設地雷的手段多種多樣,其中撒布式地雷系統(tǒng)日益受到各國關注.雖然撒布式地雷系統(tǒng)能夠快速、大面積布設雷場,但是目前沒有快速生成和采集地雷場位置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基于北斗定位技術和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技術,通過對某型防坦克地雷進行結構改造,設計了一種集北斗天線和無線數(shù)傳天線于一體,具有定位功能的可撒布信號標記雷系統(tǒng).這種雷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撒布雷場地理位置信息的采集,解決了撒布雷場位置無法確定和布雷效果無法掌握等問題.
-
-
謝嘯天
-
-
摘要:
2018年11月16日,中越邊境云南段第三次大規(guī)模掃雷已掃雷場交接儀式在云南省麻栗坡縣猛硐瑤族鄉(xiāng)舉行。在坡陡谷深的滇南山地,掃雷官兵們手拉手走過昔日的雷場,用雙腳和自信告訴當?shù)厝罕?從此這里安全了。
-
-
-
楊萌(攝影)1;
彭希(攝影)1;
黃巧(攝影)1
-
-
摘要:
2018年11月16日下午,中越邊境云南段已掃雷場移交儀式在云南省麻栗坡縣猛硐鄉(xiāng)老山西側壩子雷場舉行。移交現(xiàn)場。數(shù)十名掃雷官兵當著當?shù)卣砗腿罕姷拿?手拉手唱著軍歌趟過雷場。掃雷官兵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向老百姓說明,從這一刻起,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安全的。移交儀式標志著中越邊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作戰(zhàn)行動圓滿結束,但是掃雷英雄杜富國卻遺憾地缺席了移交儀式。
-
-
邢玉婧1;
楊博1;
魯倫1;
彭希(圖)1;
楊萌(圖)1;
黃巧(圖)1
-
-
摘要:
至本文刊載時,有關“掃雷英雄”杜富國的各類報道已經(jīng)鋪天蓋地。杜富國,男,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四隊五班戰(zhàn)士。2018年10月11日14時40分,杜富國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執(zhí)行掃雷任務時負傷,失去了雙手和雙眼。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黨委為杜富國記一等功1次,2018年11月24日,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云南掃雷大隊領導在杜富國的病房里為他頒發(fā)了一等功獎章和證書。
-
-
嚴浩(攝影)1;
黃巧(攝影)1
-
-
摘要:
老山,曾經(jīng)名不見經(jīng)傳。但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座海拔1442米的滇南亞熱帶叢林中的小山,世界對它的關注,可謂30多年“刷屏”未止。
-
-
-
-
-
-
摘要:
假如有一天,你的雙手沒了、眼睛也沒了,你會怎么樣?那種絕望的感覺,你敢想象嗎?10月11日,邊境排雷過程中一枚加重手榴彈爆炸,造成一名搜排手雙手截肢、雙眼球摘除。1979年2月17日,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戰(zhàn)爭結束后,中越邊境留下許多雷場。這種密度大、類型多、變化大的混合型雷場幾乎是全世界最復雜的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