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交
非正交的相關文獻在1986年到2023年內(nèi)共計1061篇,主要集中在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機械、儀表工業(yè)、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
等領域,其中期刊論文81篇、會議論文1篇、專利文獻140890篇;相關期刊71種,包括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江西理工大學學報等;
相關會議1種,包括CPS/SEG 2004國際地球物理會議等;非正交的相關文獻由1980位作者貢獻,包括錢麗萍、吳遠、黃亮等。
非正交—發(fā)文量
專利文獻>
論文:140890篇
占比:99.94%
總計:140972篇
非正交
-研究學者
- 錢麗萍
- 吳遠
- 黃亮
- 倪克杰
- 張成
- 陳曉明
- 吳廣富
- 賈敏
- 郭慶
- 顧學邁
- 張朝陽
- 鐘財軍
- 陳健
- 宋健
- 李云
- 劉曉鋒
- 吳斌
- 彭克武
- 羅鋼
- 謝寧
- 孟利民
- 季庭方
- 薛婷
- 趙楠
- 雷靜
- J·B·索里阿加
- J·孫
- S·樸
- 匡麟玲
- 張妤姝
- 劉誠毅
- 張若南
- 汪筱鼎
- 翟道森
- 鄒駿
- 陳前斌
- N·布尚
- N·布衫
- 任斌
- 姜春曉
- 尹志勝
- 崔苗
- 康紹莉
- 張廣馳
- 曹先彬
- 李旭
- 楊龍
- 毛浩偉
- 石佳俊
- 羅喜伶
-
-
莫帥;
羅炳睿;
王賽賽;
張應新;
岑國建;
高瀚君
-
-
摘要:
為了增加面齒輪的有效齒寬,研究一種任意軸交角傳動且齒廓雙側壓力角不等的非正交非對稱面齒輪副。首先,設計出非對稱齒條形刀具,根據(jù)齒條和插齒刀的運動關系,推導出非對稱插齒刀的齒面方程;其次,基于嚙合原理,建立非正交非對稱面齒輪的插齒加工坐標系,并借助數(shù)據(jù)可視化軟件對非正交非對稱面齒輪的工作曲面和過渡曲面進行離散求解,建立了完整齒面的數(shù)學模型;第三,確定了非正交非對稱面齒輪齒寬的限制條件,并分析了軸交角和壓力角對齒寬的影響,得到不同壓力角組合的面齒輪的齒面接觸路徑;最后,將求解得到的點云導入三維軟件,曲面擬合得到非正交非對稱面齒輪的復雜曲面模型。研究結果表明:非正交非對稱面齒輪的根切界限與從動側齒面相關,從動側齒面壓力角越大,產(chǎn)生根切的內(nèi)徑越小;增大軸交角或者減小從動側的齒面壓力角能有效避免齒頂變尖,增加有效齒寬;面齒輪采用非對稱齒形能獲得較長的接觸路徑,擁有更好的傳動性能,但更容易發(fā)生邊緣接觸。
-
-
劉學勇;
巴曉輝;
陳杰;
馬力;
肖琪
-
-
摘要:
針對正交碼移鍵控(code shift keying,CSK)誤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下降和非正交碼索引調(diào)制(non-orthogonal-code index modulation,N-CIM)未能充分利用擴頻碼自相關性的不足,提出一種非正交CSK和碼索引調(diào)制(non-orthogonal-CSK-code index modulation,N-CSK-CIM)算法.發(fā)送端信息比特分為調(diào)制比特和擴頻碼映射比特;調(diào)制比特用來進行符號調(diào)制,映射比特映射為擴頻碼的索引和碼相位索引.首先根據(jù)調(diào)制比特進行符號調(diào)制,然后利用映射比特映射的擴頻碼索引選擇同一原始擴頻碼,并根據(jù)碼相位索引進行碼移鍵控產(chǎn)生新的擴頻碼,調(diào)制后的符號實部與虛部分別用這一新的擴頻碼進行擴頻.仿真結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聲(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中,相同信噪比時,N-CSK-CIM算法的BER性能優(yōu)于N-CIM算法和正交CSK算法.
-
-
黃容蘭
-
-
摘要:
隨著我國科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5G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5G在業(yè)務網(wǎng)絡基礎架構、業(yè)務網(wǎng)絡特征等技術方面與以往的網(wǎng)絡信息數(shù)據(jù)傳輸處理模式存在較大的技術差異性,雖然在網(wǎng)絡信息數(shù)據(jù)傳輸處理能力建設方面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較大的技術優(yōu)勢,但是隨之也對網(wǎng)絡承載結構提出較高的技術要求.與其他傳統(tǒng)無線方式技術相比,5G無線技術方式有其獨特的應用優(yōu)勢和技術創(chuàng)新點,以其與多址無線接入網(wǎng)絡技術的合作為主要技術特色,具有廣泛的技術科學性和適用范圍.因此,本文主要從5G非正交多址綜合接入技術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深入探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在5G中的應用及其在解決系統(tǒng)技術和各種新型多用戶網(wǎng)絡接入技術中的特點,從中可以準確找到各種綜合接入技術的最大應用優(yōu)勢,借此豐富5G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的具體功能以及優(yōu)缺點,力爭打造出一套功能更具接入技術應用優(yōu)勢的5G非正交多址接入網(wǎng)絡系統(tǒng)技術,給網(wǎng)絡從業(yè)人員及時提供技術建議和決策幫助.
-
-
馬冰;
白勇
-
-
摘要:
針對超奈奎斯特(Faster-than-Nyquist,FTN)系統(tǒng),提出了基于非正交波形編碼的超奈奎斯特采樣,并與傳統(tǒng)的正交波形FTN和傳統(tǒng)的正交Nyquist系統(tǒng)進行了對比分析.在99.99%的功率帶寬和5次迭代檢測譯碼的條件下,仿真結果表明:相比于升余弦的正交波形FTN系統(tǒng),基于高斯和擴展高斯(Extended Gaussian Functions,EGF)脈沖成形的非正交波形FTN系統(tǒng)可以獲得4.4 dB的成形增益,同時由于良好的時頻聚焦特性,其均衡復雜度只是升余弦的1/16.
-
-
朱慧玲;
周啟航
-
-
摘要:
弧齒錐齒輪承載傳動時,輪齒交替嚙合與輪齒間齒側間隙的耦合作用使得傳動系統(tǒng)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振動.針對某民用直升機主減速器弧齒錐齒輪傳動系統(tǒng),基于集中參數(shù)法建立非正交弧齒錐齒輪彎-扭-軸耦合動力學模型,并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動力學方程得到傳動系統(tǒng)的動力學特性;以局部綜合法的三個二階參數(shù):接觸跡線與齒高方向的夾角、傳動比一階導數(shù)和接觸橢圓半長軸與齒寬的比值為設計變量,傳動系統(tǒng)的振動位移均方根值為優(yōu)化目標函數(shù),基于遺傳算法進行齒面優(yōu)化以減振.結果表明,采用從動輪接觸跡線與齒高方向的夾角71°、傳動比一階導數(shù)-0.0195、接觸橢圓半長軸與齒寬比值0.1512的微觀參數(shù)設計方案,傳動系統(tǒng)的振動幅值降低了9.43%.
-
-
謝濤濤;
羅祎;
程錦房;
肖大為
-
-
摘要:
角反射器在實際加工時并不能滿足金屬板間的絕對垂直,需分析加工誤差對其聲散射特性的影響,即對非正交剛性角反射器聲散射特性進行研究.基于ANSYS建模軟件與SYSNOISE聲學處理軟件,研究水下剛性二面角和三面角反射器在平板間夾角均為90°、85°、80°三個情況下的聲散射特性(入射聲波為5kHz~15kHz),得到入射角度與目標強度值之間的關系,入射頻率與目標強度值及方向性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金屬板間夾角對剛性角反射器聲散射特性影響較大,正交角反射器聲散射特性最優(yōu),目標強度值與散射寬度最強,非正交剛性角反射器聲散射特性不穩(wěn)定,實際使用價值較小.
-
-
劉相柱;
陳沛;
劉曉;
蔡志洪;
潘孝旺;
何啟超;
干祎鑫
-
-
摘要:
針對大型整體結構件的加工難題,提出了一種大型非正交角度異型深腔類零件的加工方法。根據(jù)異型深腔的正交可達性判定方法,對正交可達深腔進行加工區(qū)域劃分,并確定加工主軸方向;采用正交不可達深腔加工主軸方向的方法,對加工程序刀位點進行旋轉變換(用于深腔加工);利用裝備90°側銑頭的三軸數(shù)控龍門機床,調(diào)整90°側銑頭主軸方向,依次完成正交可達深腔和正交不可達深腔的加工。以某大型整體結構件研制為例,利用三軸數(shù)控龍門機床可以實現(xiàn)大型非正交角度異型深腔類零件加工,大幅降低加工成本。
-
-
馮占榮;
陳勇;
盛偉;
王利霞;
王文軒;
趙玉龍
-
-
摘要:
設計了一種新型非正交弧線齒面齒輪,其以弧線齒圓柱齒輪為假想刀具,包絡展成面齒輪工作齒面及過渡曲面,并在Matlab中得到面齒輪的數(shù)學模型,推導出非正交弧線齒面齒輪全齒面齒面方程,并通過Matlab編程實現(xiàn)了齒面可視化,為后續(xù)對非正交弧線齒面齒輪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
-
秦德潤;
楊龍;
唐進元;
陳思雨
-
-
摘要:
關于面齒輪彎曲強度計算尚未見到解析計算方法與公式的相關文獻。為此,基于齒面接觸分析原理,推導彎曲力臂長度計算公式,參考錐齒輪彎曲強度計算標準(ISO 10300(3):2014),提出非正交斜齒面齒輪齒根彎曲強度解析計算方法。以某一參數(shù)面齒輪傳動副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軟件進行齒根彎曲強度計算,提取非正交斜齒面齒輪齒根彎曲應力值,將有限元結果與解析計算的結果進行對比,兩者誤差為8.5%左右,表明提出的非正交斜齒面齒輪齒根彎曲應力計算方法正確可行。研究工作解決了面齒輪彎曲強度計算尚無解析計算公式問題,在進一步細化完善后,有望形成基礎的面齒輪彎曲強度設計計算公式。
-
-
楊主希;
鄔遠航;
唐進元
-
-
摘要:
非正交修形斜齒面齒輪是一種具有普適性的交叉軸齒輪傳動方式,目前還沒有接觸應力解析計算公式,只能依靠有限元軟件進行接觸應力計算。給出了其接觸應力計算方法和相應的計算公式。首先,基于曲面嚙合傳動原理,推導了非正交修形斜齒面齒輪齒面方程;其次,建立含安裝誤差的接觸分析坐標系,由齒面接觸分析原理得到接觸點及其曲率計算方程;最后,按赫茲接觸理論推導出一般形式的接觸應力解析計算公式,該接觸應力計算公式可以計算正交與非正交、修形與非修形、直齒與斜齒等各種不同形式的面齒輪傳動接觸應力,通過編制程序快速計算出相應的接觸應力。以某一設計參數(shù)的面齒輪副為例,應用提出的接觸應力計算方法計算出接觸應力,同時利用Abaqus有限元軟件進行齒面接觸應力計算,提取有限元計算的面齒輪齒面接觸應力值,與解析計算公式的結果進行對比,兩者誤差為5.23%左右。對比結果表明,給出的非正交修形斜齒面齒輪齒面接觸應力計算方法與計算公式正確可行。
-
-
黃顯國;
陳學強;
安樹杰;
徐兆龍
- 《CPS/SEG 2004國際地球物理會議》
| 2004年
-
摘要:
YKB三維采集工程是中國"西氣東輸"工程后備資源重點油氣勘探目標之一.地表是典型的復雜山地和山前過渡帶,勘探目標埋藏深、幅度低,采集難度大;為給該區(qū)的油氣藏評價提供高質(zhì)量的三維地震資料,我們綜合采用了非正交觀測系統(tǒng)、多臺套大噸位可控震源聯(lián)合激發(fā)、"以炮補道"的變觀方法、衛(wèi)片輔助設計、綜合建模的靜校正等多項技術、取得了良好的采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