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氮化
重氮化的相關文獻在1978年到2023年內共計509篇,主要集中在化學工業(yè)、化學、輕工業(yè)、手工業(yè)
等領域,其中期刊論文340篇、會議論文9篇、專利文獻28068篇;相關期刊176種,包括精細石油化工、化工生產(chǎn)與技術、廣州化工等;
相關會議9種,包括第六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2007齊魯研究生學術論壇——化學工程與技術分論壇、200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等;重氮化的相關文獻由1177位作者貢獻,包括A·格里夫斯、H·戴維、孫桂春等。
重氮化—發(fā)文量
專利文獻>
論文:28068篇
占比:98.77%
總計:28417篇
重氮化
-研究學者
- A·格里夫斯
- H·戴維
- 孫桂春
- 徐萬福
- 傅偉松
- 陳華祥
- N·多布雷斯
- 徐斌
- 唐智勇
- 王鵬
- 高立江
- 丁克鴻
- 具本植
- 劉立建
- 唐炳濤
- 張元平
- 張淑芬
- 徐林
- 李焰
- 楊玉宇
- 王根林
- 蘇為科
- 蔡春
- 賈響響
- 陳冰冰
- 陳新志
- 韓劍眾
- 付永春
- 余志群
- 劉洪東
- 呂亮
- 呂宏飛
- 呂春緒
- 吳平
- 吳靈燕
- 孔祥文
- 張寶文
- 張磊
- 張靜
- 徐珍香
- 李正健
- 李錦山
- 楊杰
- 楊瑞波
- 林原斌
- 柏承志
- 潘明初
- 王海榮
- 王芳
- 蔣忠良
-
-
盧兵;
陳爭一;
潘亮;
許雨恬
-
-
摘要:
以3,4-二甲基苯胺為原料在微通道反應其中經(jīng)過重氮,還原,成鹽,一步合成3,4-二甲基苯肼鹽酸鹽??疾炝朔磻獪囟?物料摩爾比,反應停留時間等工藝參數(shù),對其進行了優(yōu)化。最佳工藝條件為重氮化反應溫度5+°C,停留時間54?s;還原反應溫度85+°C,停留時間38+s;成鹽溫度25+°C,停留時間18,此條件下收率為85.7%,HPLC純度99.2%。連續(xù)流合成工藝可有效解決傳統(tǒng)半間歇工藝中重氮化反應對溫度的高敏感性,避免了反應溫度控制困難、高潛在熱失控風險帶來的安全隱患。
-
-
袁鑫;
許家喜
-
-
摘要:
重氮化合物是重要的高活性有機合成中間體,可用來制備烯酮、環(huán)丙烷和三元雜環(huán)衍生物、環(huán)庚三烯衍生物、葉立德、金屬卡賓、酮和偶氮類化合物等。因此,廣泛應用于有機合成化學、藥物合成化學和農用化學品的合成,其合成方法和應用也都得到了很大發(fā)展。目前合成重氮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分為重氮轉移法、其他官能團的重氮化法和重氮化合物的修飾法3種。對重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別是近十余年發(fā)展的新合成方法進行了綜述,并預測和討論了重氮化合物合成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
-
張健瑜;
劉云婷;
王曉晨;
金輝;
張立新
-
-
摘要:
苯并吡唑衍生物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具有良好的藥物活性.在乙酸乙酯和50%(質量分數(shù))硫酸水溶液(體積比1∶1)的兩相混合溶劑中,鄰氨基苯乙腈或鄰氨基苯乙酰胺與重氮化試劑亞硝酸鈉在55°C下攪拌5 min,以高產(chǎn)率(83%~98%)轉化為一系列苯并吡唑衍生物.考察了不同的酸、酸的質量分數(shù)及用量、不同有機溶劑對反應的影響,確定了最優(yōu)反應條件.此外,還提出了可能的反應機理,認為重氮鹽是該反應的關鍵中間體.該反應具有操作簡單、原料廉價易得、反應條件溫和、反應迅速、產(chǎn)率高等優(yōu)點,為苯并吡唑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新方法.
-
-
李建光;
鄭朝紅;
張軍華;
祿婷;
吳越超;
王玉林;
呂亮
-
-
摘要:
以鄰硝基苯胺和濃硫酸制成重氮液,再與對甲基苯酚偶合成苯并三唑中間體。研究了重氮化過程中濃硫酸用量和亞硝酸鈉溶液含量的影響,及偶合過程中溫度、pH和攪拌方式對產(chǎn)品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濃硫酸用量8 mL,亞硝酸鈉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7%,偶合溫度5°C左右,p H控制在8~10,電子恒速攪拌器的攪拌方式,產(chǎn)品的收率最高可達97.6%、質量分數(shù)在95.7%左右,達到了工業(yè)生產(chǎn)最優(yōu)水平。
-
-
張?zhí)m;
白雪;
潘秀麗;
李晨曦;
朱仁愿
-
-
摘要:
目的:開發(fā)一種不使用或少使用有機溶劑提取待測組分,不需要衍生化、操作簡便、節(jié)省時間且成本較低、環(huán)境友好的乙烯利檢驗方法.方法:利用氣相色譜頂空進樣技術,避免乙烯利重氮化過程,降低實驗過程毒害性,提高前處理效率.結果:目標化合物在相應的質量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2>0.99),檢出限為0.03 mg/kg,回收率為94.47%~99.88%,相對標準偏差為2.87%~3.90%,能夠滿足檢測需求.結論:該方法前處理操作簡單、檢驗結果準確、成本低,且對環(huán)境友好.
-
-
李建光;
鄭朝紅;
張軍華;
祿婷;
吳越超;
王玉林;
呂亮
-
-
摘要:
以鄰硝基苯胺和濃硫酸制成重氮液,再與對甲基苯酚偶合成苯并三唑中間體.研究了重氮化過程中濃硫酸用量和亞硝酸鈉溶液含量的影響,及偶合過程中溫度、pH和攪拌方式對產(chǎn)品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濃硫酸用量8 mL,亞硝酸鈉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7%,偶合溫度5°C左右,pH控制在8~10,電子恒速攪拌器的攪拌方式,產(chǎn)品的收率最高可達97.6%、質量分數(shù)在95.7%左右,達到了工業(yè)生產(chǎn)最優(yōu)水平.
-
-
張萬圣;
張躍;
嚴生虎;
劉建武;
沈介發(fā)
-
-
摘要:
采用具有脈沖變徑結構的微通道反應器,以2,4-二硝基-6-溴苯胺為原料,質量分數(shù)40%NOHSO4為重氮化試劑,連續(xù)合成了2,4-二硝基-6-溴苯胺重氮鹽.考察了2,4-二硝基-6-溴苯胺摩爾比、反應溫度、98% H2SO4用量、停留時間等因素對重氮化反應的影響.通過實驗確定較優(yōu)工藝條件為:2,4-二硝基-6-溴苯胺與40% NOHSO4摩爾比為1∶1.01,98% H2SO4用量為2,4-二硝基-6-溴苯胺2倍,反應溫度為70°C,停留時間為250 s.該條件下,2,4-二硝基-6-溴苯胺轉化率達99.4%,重氮鹽選擇性達96.9%.與已報道的間歇工藝相比,連續(xù)流工藝大幅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重氮鹽的純度,具有一定的工業(yè)化應用前景.
-
-
-
-
康淑荷;
王明強;
牛振軍;
楊永強
-
-
摘要:
對鄰氨基苯甲酸重氮化反應進行熱穩(wěn)定性DSC、反應量熱RC1、重氮化反應完成液的絕熱量熱測定,并從分解熱、嚴重度、可能性、矩陣風險評估和反應工藝危險度五個方面對該反應進行了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實驗結果表明,重氮化反應完成液分解熱為188.44 J/g,反應過程中ΔTad為25.9 K,Tp為2°C、MTT為100°C、TD24為29.9°C,MTSR為22.5°C,故反應過程Tp重氮化反應過程的反應安全風險等級為2級.該工藝條件下的反應存在潛在分解風險,因此鄰氨基苯甲酸重氮化工業(yè)生產(chǎn)必須配備自動控制系統(tǒng)(DC S)和安全切斷系統(tǒng)(SIS).由于MTSR(22.5°C)和TD24(29.9°C)相差很近,反應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反應溫度、滴加速度等相關參數(shù),以防工藝危險度級別發(fā)生突變而引起安全措施不到位,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
-
-
國鵬;
周濤;
卓強
- 《第六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
| 2010年
-
摘要:
以5-氨基-咪唑-4-甲酰胺鹽酸鹽為原料,經(jīng)重氮化合成5-重氮基-咪唑-4-甲酰胺,然后在極性溶劑DMSO存在下與異氰酸甲酯反應合成替莫唑胺,化學名為3,4-二氫-3-甲基-4-氧代咪唑并[5,1,d]-1,2,3,5-四嗪-8-酰胺.并在反應中加入了具有溶劑效應和沉淀作用雙重效果的乙酸乙酯,效果顯著,又在合適的時間段加入了無水乙醇,大大提高了產(chǎn)品的收率,高達80.6%,最后經(jīng)HPLC測得純度高達99.7%.產(chǎn)物結構經(jīng)1H-NMR,13C-NMR,MS確證.
-
-
張志德;
宮貴貞;
李杰;
張奕奕
- 《2007齊魯研究生學術論壇——化學工程與技術分論壇》
| 2007年
-
摘要:
以2,6-二甲基苯胺為原料,在稀硫酸條件下與亞硝酸鈉反應,形成重氮鹽,滴加到含硫酸銅的沸騰的稀硫酸中水解,合成2,6-二甲基苯酚。產(chǎn)物用元素分析、紅外光譜、核磁共振等進行了表征。采用該工藝,提高了產(chǎn)物收率、減少了副反應的發(fā)生。探討了反應條件對反應的影響,確定了最佳的工藝條件:n(2,6-二甲基苯胺):n(硫酸):n(亞硝酸鈉)=1.0:3.0:1.01,重氮化反應溫度為10~15°C;水解時酸的初始濃度40﹪,水解溫度120°C。整個反應過程,條件溫和、操作簡便、焦油和副產(chǎn)物少、三廢少而產(chǎn)品收率高、純度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
-
馮亞云;
中國科學院;
凌志華;
趙英英
- 《2006中國平板顯示學術會議》
| 2006年
-
摘要:
偏振片(dichroic polarizer) 是各類液晶顯示器件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試驗通過重氮化反應和偶合反應合成了一種偏振片用偶氮染料Al,用質譜、核磁共振譜對染料結構進行了驗證,并研究了染料的二向色性和紫外吸收波譜.結果表明,染料Al的二向色性D‖/D⊥達到6.3,λmax=480nm.
-
-
丁曉琴;
趙立峰;
丁俊杰;
陳冀勝
- 《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學術會議》
| 2004年
-
摘要:
主要對有機功能材料線性三偶氮染料類化合物G和G的全合成方法進行研究.設計了一條新的以對氨基苯磺酰氯為起始原料的六步反應的合成路線,此合成路線短,重要中間體的合成簡單,后處理容易,前三步的總收率達86﹪以上.同時改進了的后三步重氮化反應的實驗條件和分離純化條件,獲得了高純度的目標化合物G和G,這兩個化合物是性能優(yōu)良的二色性液晶材料.另外,我們通過分子力學(AMBER立場)和DFT量子化學從頭計算方法(B3LYP/6-13G*水平)對此類化合物的進行穩(wěn)定構象分析及紫外吸收光譜的預測,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不同于文獻報導的穩(wěn)定構象.TDDFT計算結果與實驗符合較好,計算的結果可為此類化合物的進一步的結構與性能關系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
-
訾言勤;
覃淑琴;
施宏亮
- 《第十一屆有機分析和生物分析學術研討會》
| 2001年
-
摘要:
采用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KBr存在下,苯胺與過量亞硝酸鹽進行的重氮化和剩余亞硝酸鹽與碘化鉀反應,生成單質碘與淀粉形成藍色絡合物的高靈敏度反應,進行了實驗條件的優(yōu)化,建立了非平衡流動注射光度法間接測量微量苯胺的新方法,線性范圍0.0~1.0×10mol/L,測量速度為30次/小時,用于棉紡廠、印染廠和河水中苯胺的測定,獲得了滿意結果,回收率94~107﹪,并對反應機理進行了探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