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變磁場
交變磁場的相關文獻在1981年到2022年內共計635篇,主要集中在電工技術、金屬學與金屬工藝、物理學
等領域,其中期刊論文309篇、會議論文28篇、專利文獻96843篇;相關期刊238種,包括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中華理療雜志等;
相關會議26種,包括2017全國電磁冶金技術交流會、2015全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第二十六屆空間探測研討會等;交變磁場的相關文獻由1435位作者貢獻,包括唐勁天、劉軒、不公告發(fā)明人等。
交變磁場—發(fā)文量
專利文獻>
論文:96843篇
占比:99.65%
總計:97180篇
交變磁場
-研究學者
- 唐勁天
- 劉軒
- 不公告發(fā)明人
- 夏啟勝
- 姚建華
- 高夢祥
- 任忠鳴
- 李連勇
- 洪波
- 王梁
- 錢宇
- 云峰
- 宗艷波
- 張勇
- 高向東
- 彭曉領
- 徐學明
- 李紅艷
- 李靜
- 楊哪
- 蔣業(yè)華
- 赫冀成
- 趙凌云
- 鄭麗娟
- 金亞美
- 鐘叔明
- 喬嚴程
- 付宇明
- 仝宗飛
- 余虎軍
- 史曉鋒
- 葉榮昌
- 吳祥淼
- 唐敬達
- 唐露新
- 孫人太
- 孫寶德
- 宗磊
- 鞏華榮
- 張亮
- 張銳
- 張長峰
- 徐梅
- 徐波
- 徐靖才
- 李進
- 楊艷婷
- 林國鈞
- 王振民
- 王攀峰
-
-
閆飛;
周一凡;
唐本刊;
胥永剛;
王春明
-
-
摘要:
預置縱向交變磁場對鋁/鋼異種材料進行激光搭接深熔焊試驗,采用金相顯微鏡、掃描電鏡等分析方法研究交變磁場對接頭宏觀形貌、顯微組織、元素分布、力學性能及其斷裂方式的影響.結果表明,外加交變磁場作用下鋁/鋼接頭焊縫的熔寬減小、熔深增加.交變磁場誘導焊縫熔池中產生的電磁力促使界面層形成的IMCs由連續(xù)分布轉向離散分布,成分偏析和裂紋缺陷得到抑制.界面層IMCs可能由ζ-FeAl_(2),θ-FeAl_(3)和β_(2)-FeAl組成.與未加磁場相比,外加磁場輔助激光焊接可以提高接頭的載荷能力,這主要歸功于結合面積的增加與焊縫IMCs組織的細化.
-
-
戎易;
李海濤;
熊震宇;
程東海;
陳益平;
胡德安;
王德;
劉釗澤;
李文杰
-
-
摘要:
采用激光熔釬焊技術對AZ31B鎂合金與Q235鋼進行異種金屬搭接實驗。添加Ni中間層協(xié)調鎂合金與鋼的冶金連接,通過外加縱向交變磁場調控接頭成形及組織,以期提高接頭的力學性能。結果表明:添加Ni中間層后接頭類熔焊區(qū)IMC層為樹枝狀或連續(xù)納米級層狀AlNi相,實現(xiàn)冶金連接。外加交變磁場后Fe-Ni固溶體厚度減小且延伸進鎂側焊縫中,溝壑狀的Fe-Ni固溶體增加了界面的結合面積。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接頭實際界面連接長度與拉剪線載荷有很大的聯(lián)系。外加交變磁場后激光熔釬接頭實際界面連接長度與拉剪線載荷隨著磁場強度的增加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激光功率P=1250 W,焊接速度v=20 mm·s^(-1),磁場強度B=10 mT,磁場頻率f=35 Hz時,添加Ni中間層協(xié)調鎂合金與鋼的冶金連接,外加縱向交變磁場優(yōu)化接頭焊縫成形,接頭拉剪線載荷最高,達到163 N/mm。
-
-
郭軍;
崔省珍
-
-
摘要:
目的:通過優(yōu)化紅外偏振光輸出功率、照射時間和照射次數(shù)來實現(xiàn)治療不同時期帶狀皰疹的最佳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9月—2020年12月在理療科門診治療的胸肋部帶狀皰疹患者186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93例。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抗病毒、營養(yǎng)神經藥物及紅外偏振光聯(lián)合交變磁場治療;紅外偏振光參數(shù)對照組全療程保持不變,觀察組則根據(jù)皰疹分期和皮損變化動態(tài)調整。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皰疹疼痛強度方面視覺模擬評分(VAS)和治療7 d, 20 d后疼痛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0 d后,兩組疼痛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皮損情況改善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根據(jù)病情發(fā)展情況動態(tài)調整治療參數(shù),可快速有效地降低疼痛強度、縮短疼痛周期。
-
-
劉鴻益;
楊光星;
余皓
-
-
摘要:
電磁感應加熱技術作為一種通過吸收電磁能直接轉換為熱能的非直接接觸式加熱技術,熱量直接在磁性材料上迅速感應產生,無需加熱整個反應器,改善了能量傳遞效率和高散熱現(xiàn)象。因此,電磁感應加熱為高溫化學過程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以克服使用傳統(tǒng)加熱方法時帶來的加熱/冷卻速率緩慢、加熱不均勻、低能效等問題。本文首先簡述了電磁感應加熱技術的加熱機制以及相關的測量方法,重點介紹了電磁感應加熱過程中能量效率的評估,進而總結了采用電磁感應加熱技術用于高溫催化反應的研究進展。最后,提出了對未來電磁感應加熱技術應用于工業(yè)化過程的展望。
-
-
張令濤;
金亞美;
吳石林;
徐悅;
徐學明;
楊哪
-
-
摘要:
感應電場(IEF)技術,一種在食品領域的新型電場加工技術。本文以現(xiàn)有的電場加工存在的問題為研究背景,分析發(fā)展IEF技術的必要性;簡要闡述IEF技術的基本原理,并推導相關應用公式。同時綜述IEF技術在微生物滅活及酶鈍化、多糖改性、天然產物提取和其它處理方面的應用,在食品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為IEF技術更好地應用于食品加工領域提供依據(jù)。
-
-
樊美寧;
俞驍;
歐明秋
-
-
摘要:
秦山核電一期350MW機組常規(guī)島兩位三通電磁閥近5年缺陷頻發(fā),失效表現(xiàn)多為開關不嚴、漏氣,甚至無法跳動且伴隨巨大噪音。為減少該類型電磁閥在秦山基地的共性缺陷,對同類型交流電磁閥問題解決提供新的輔助思路。通過電磁閥外觀檢查、顯微觀察、線圈直阻、電壓、泄漏測試、密封性等材料及性能試驗,找到同型號不同壽命周期的交流電磁閥共性缺陷原因,并結合秦山一期電磁閥使用環(huán)境情況、預防性維修頻度、歷史缺陷情況,對電磁閥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秦山一期電磁閥線圈性能下降,電磁閥彈簧變形導致電磁閥有效吸合時間減少為事件根本原因。通過增加驗收手段,維修規(guī)程中增加直阻測量阻值,對長帶電電磁閥增加使用檢漏液進行檢漏的要求等優(yōu)化改進措施,可及時降低電磁閥故障頻率。
-
-
何志祝;
王康達;
呂金燃;
任慧敏;
李臻
-
-
摘要:
設計了一種基于室內交流電纜磁場取能的自供電裝置,通過收集家用電器電纜周圍的時變磁場能量為無線傳感器等設備供電、由藍牙傳輸技術將傳感器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實時發(fā)送至手機端,實現(xiàn)家居環(huán)境的在線監(jiān)測。實驗結果表明,使用陣列化感應線圈可有效提高裝置的輸出功率;在6 A的線纜交變電流激勵下,使用1、3、6個感應線圈時電源管理電路的輸出功率分別達48.26、159.41和259.21 mW,可滿足多種低功耗設備的用電需求。該裝置適應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線纜電流,且輸出性能穩(wěn)定,為智能家居網聯(lián)系統(tǒng)中無線傳感網絡節(jié)點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及原位供電問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同時,該設計理念應用于電氣自動化學科專業(yè)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
韓馨儀;
趙松松;
劉斌;
關文強;
馬勝濤;
閆浩歐
-
-
摘要:
凍害是影響果蔬品質,造成經濟損失的重要因素之一.鑒于目前化學及生物處理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為此開發(fā)1種抑制凍害的綠色安全高效的物理處理方法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本課題組基于電磁場的生物效應及熱效應研制了1種低溫電磁保鮮系統(tǒng),開展了葡萄貯藏期間(T=(-2.5±0.2)°C,RH=(90±3.0)%)交變磁場連續(xù)(AMCT)與間歇處理(AMIT)影響凍害的對比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適宜強度的磁場處理可以有效降低葡萄組織液的相變潛熱和結晶溫度,其中經磁場處理(B=40 Gs,f=80 Hz)后的葡萄組織液過冷度可提高4.8°C,有利于降低冰溫貯藏下葡萄的凍害幾率.此外,交變磁場間歇處理對葡萄的影響更加明顯,其中AMIT組的色差、PPO活性和MDA含量分別為對照組的83.1%、88.4%和88.2%.綜上,交變磁場抑制果蔬凍害效果顯著,為探索多物理場耦合處理抑制果蔬凍害開辟了新方向.
-
-
李彥峰;
季玉坤;
高向東;
張艷喜;
孫友松;
肖小亭;
潘春榮
-
-
摘要:
研究焊接缺陷磁光成像檢測方法,基于法拉第旋轉效應,分析交變磁場下焊接缺陷磁光成像特征與漏磁場之間的關系.建立焊接缺陷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對不同類型和寬度的焊接缺陷漏磁場分布進行模擬,并在交變磁場激勵下對不同焊接缺陷進行磁光成像無損檢測試驗,通過試驗驗證了焊接缺陷檢測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結果表明,漏磁場分布與缺陷的類型和寬度密切相關,隨著寬度增大,缺陷漏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垂直分量亦增大;在相同寬度下,未熔合、表面裂紋、亞表面裂紋和無缺陷磁光圖像灰度峰谷差值呈遞減趨勢,磁光圖像灰度值可與漏磁場強度相匹配;所建焊接缺陷模型和磁光成像試驗能有效地描述不同焊接缺陷對漏磁信號和圖像灰度值分布的影響,有助于提高焊接缺陷檢測和質量評估.
-
-
趙松松;
韓馨儀;
劉斌;
關文強;
戴泉玉;
李靜紅;
張蕊
-
-
摘要:
低溫貯藏技術是一種有效且應用廣泛的食品保鮮方法,但貯藏溫度降低會引發(fā)冷敏型水果細胞組織不可逆的損傷,發(fā)生冷害并導致水果變質,造成大量經濟損失.為此,提出一種健康安全的磁場抑制冷害的物理處理方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COMSOL建立三維電磁線圈模型,模擬的磁感應強度值(I=3 A,B=0.01035 T)與實測結果吻合,誤差僅為10.7%.聯(lián)合冷藏技術和電磁生物效應,構建一種低溫電磁保鮮系統(tǒng),基于該系統(tǒng)開展交變磁場抑制香蕉冷害試驗研究及機理分析.結果表明,在香蕉低溫(溫度6°C,相對濕度85%)貯藏中,相比對照組,交變磁場連續(xù)處理組(AMCT)與間歇處理組(AMIT)的呼吸強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冷害程度明顯降低,其中AMCT處理組色差、丙二醛(MDA)含量指標優(yōu)勢明顯,抑制冷害效果最佳.
-
-
-
-
何盛亞;
李傳軍;
玄偉東;
鄧康;
任忠鳴
- 《第三屆全國電磁冶金與強磁場材料科學會議》
| 2016年
-
摘要:
微觀偏析會對鑄件的機械性能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合金凝固過程中施加交變磁場可以在金屬熔體中形成磁化力,從而可以控制凝固組織和溶質偏析.本工作進行了交變磁場下Al-4.5wt%Cu合金的凝固實驗,研究了合金的凝固組織和溶質分布曲線,定性討論了交變磁場對合金組織和微觀偏析的影響.
-
-
王振民;
張芩;
吳祥淼;
葉惠;
王志強
- 《第十五屆全國焊接學術會議》
| 2010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種全數(shù)字的磁控電弧交變磁場發(fā)生裝置。主電路采用雙逆變結構,前級逆變?yōu)槟孀冾l率100KHz 的移相零電壓軟開關拓撲,后級逆變采用全橋電路;以ARM微控制器LM3S818 為控制核心,產生四路數(shù)字移相PWM信號驅動一次逆變全橋,實現(xiàn)軟開關控制;通過軟件編程實現(xiàn)數(shù)字PI 控制,利用電流閉環(huán)反饋控制前級變換器的輸出,獲得后級所需的恒流特性;由LM3S818產生兩路推挽的數(shù)字PWM信號對后級逆變橋進行低頻交流調制,獲得輸出頻率、占空比和電流幅值均連續(xù)可調的交變間歇方波脈沖;通過RS232總線可以與焊接系統(tǒng)通信;整個磁場發(fā)生裝置體積小巧,重量輕,電路結構簡單,調節(jié)精確,擴展靈活。
-
-
田建軍;
崔建民;
張深根;
尹福正;
袁勇;
張德金;
李霆;
于永亮
- 《2009全國粉末冶金學術會議》
| 2009年
-
摘要:
隨著電子器件小型化的發(fā)展,鐵粉基軟磁材料的交變磁場頻率越來越高,導致其磁損耗增加。本文研究了粉末熱處理對軟磁材料交變磁場磁損耗的影響,并分析了其影響機理。結果表明:在400°C時,材料磁損耗達到最低,500°C時達到最高。利用損耗分離的圖示方法分析發(fā)現(xiàn),粉末在400°C熱處理后,粉芯材料的磁滯損耗和渦流損耗均達到最低。實驗驗證,400°C熱處理使粉末維氏硬度由50HV降低到42HV,材料的電阻率提高了87%。
-
-
Zheng Falei;
鄭發(fā)磊;
Fan Ding;
樊??;
Xiao Lei;
肖磊;
Yang Wenyan;
楊文艷
- 《2018年甘肅省焊接學術會議》
| 2018年
-
摘要:
為探索更加高效MAG的焊接方法和工藝,本研究對普通MAG焊機進行改造,使送絲速度達到50m/min,焊接電流提升至600A.在此基礎上,通過增大焊接電流來進一步提高焊接效率,但是當電流超過第二臨界電流后,熔滴不穩(wěn)定過渡形成,飛濺大、成形差,然后通過外加交變磁場來改善電弧形態(tài)和熔滴過渡穩(wěn)定性.通過焊接試驗,測試了焊接電流和焊絲干伸長對焊絲熔化速率的影響,研究了大電流MAG焊接的熔滴過渡、焊接電流對焊接飛濺率和金屬蒸發(fā)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以及交變磁場對熔滴過渡行為和焊縫成形的影響.結果表明,外加交變磁場可以有效提高大電流下電弧挺度和穩(wěn)定性,減小液錐偏斜程度,進而改善焊縫成形,大幅度提高焊接效率.
-
-
葛麗麗
- 《第二十六屆空間探測研討會》
| 2013年
-
摘要: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是研制能夠響應交流磁場信號的寬頻帶磁探測器,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各向異性磁阻效應,采用磁阻傳感器芯片設計完成,設計小巧.數(shù)字電路采用FPGA控制方案,簡化硬件設計,采用RS232串口實現(xiàn)數(shù)字采集系統(tǒng)與計算機的通信.測試結果表明:寬頻帶磁探測器量程為±64000nT,噪聲RMS值優(yōu)于0.5nT,線性度誤差優(yōu)于0.05%,能夠響應3-60Hz的交變磁場信號.性能良好,能夠廣泛應用于交變磁場的測量工作.
-
-
-
Liu Tonglin;
劉桐麟;
Zong Ming;
宗鳴;
Chen Dizhong;
陳迪忠
- 《2015全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霍爾開關的交流電流過零點檢測方法,通過采集放置在通以交流電流的鐵心開口處的霍爾開關輸出信號的翻轉時刻可以得到交流電流的過零點.一方面,通過增加被測電流線圈的匝數(shù)或電流幅值可以提高檢測精度;另一方面,在不改變被測電流的大小和線圈匝數(shù)的基礎上,通過一種偏磁補償方法,縮短鐵心中磁感應強度達到霍爾開關工作點的時間,從而提高檢測精度,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應用在交流接觸器上,從而實現(xiàn)交流接觸器的過零分斷.本文設計了檢測裝置的尺寸結構、補償外電路,通過磁路計算和有限元計算驗證了方法的可行性.利用Matlab-Simulink和Ansoft-Maxwell對這種檢測方法進行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精確的檢測出交流電流過零點.
-
-
Liu Tonglin;
劉桐麟;
Zong Ming;
宗鳴;
Chen Dizhong;
陳迪忠
- 《2015全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學術年會》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霍爾開關的交流電流過零點檢測方法,通過采集放置在通以交流電流的鐵心開口處的霍爾開關輸出信號的翻轉時刻可以得到交流電流的過零點.一方面,通過增加被測電流線圈的匝數(shù)或電流幅值可以提高檢測精度;另一方面,在不改變被測電流的大小和線圈匝數(shù)的基礎上,通過一種偏磁補償方法,縮短鐵心中磁感應強度達到霍爾開關工作點的時間,從而提高檢測精度,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應用在交流接觸器上,從而實現(xiàn)交流接觸器的過零分斷.本文設計了檢測裝置的尺寸結構、補償外電路,通過磁路計算和有限元計算驗證了方法的可行性.利用Matlab-Simulink和Ansoft-Maxwell對這種檢測方法進行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精確的檢測出交流電流過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