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空通信
地空通信的相關文獻在1991年到2022年內共計379篇,主要集中在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航空、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
等領域,其中期刊論文225篇、會議論文9篇、專利文獻322529篇;相關期刊107種,包括電訊技術、電子測試、數字通信世界等;
相關會議8種,包括第八屆中國國際救撈論壇、中國航海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遼寧省通信學會2013年通信網絡與信息技術年會等;地空通信的相關文獻由516位作者貢獻,包括張鵬、劉志文、張燕等。
地空通信—發(fā)文量
專利文獻>
論文:322529篇
占比:99.93%
總計:322763篇
地空通信
-研究學者
- 張鵬
- 劉志文
- 張燕
- 吳仁彪
- 胡鐵喬
- 鐘倫瓏
- 石慶研
- 張欽宇
- 朱秋明
- 楊志華
- 焦健
- 王淑艷
- 姚元飛
- 王成華
- 蔡超時
- 黃建宇
- 陳學強
- 曹先彬
- 畢心安
- 羅喜伶
- 肖振宇
- 馬健麗
- 萬雄
- 劉偉強
- 劉濤
- 吳紹華
- 周德揚
- 居行波
- 崔銳
- 張小飛
- 張衡陽
- 戴瓊海
- 易克初
- 朱立鵬
- 王群
- 董航
- 褚振勇
- 費滿鋒
- 陳曉明
- 陳洪瑀
- 顧術實
- 余翔
- 劉晉
- 卜祥元
- 盧繼華
- 吳戈
- 周宏宇
- 安建平
- 李松
- 李波
-
-
呂方舟
-
-
摘要:
地空通信數據鏈在地面與空中信息傳遞中具有重要作用,為準確分析數據鏈信息交換情況,提出基于粒子群和減法聚類的數據鏈信號特征量識別算法。將包絡改變情況作為數據鏈信號劃分依據,利用求平方譜策略提取信號載頻、帶寬和碼元速度等基礎特征。使用小波變換明確信號小波能量譜,引入能量聚點理念分析信號特征量性質,選擇能量譜差別明顯的頻段,創(chuàng)建數據鏈信號特征量模型。融合粒子群和減法聚類方法搜索重建星座圖,明確粒子最佳解與全局種群最佳解,計算星座圖最佳減法聚類半徑,輸出最佳聚類為最終的信號特征量識別結果。實驗結果表明,所提方法信號特征量識別精度較高,抗干擾性強,可實現快速準確的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模式地空通信數據鏈實時信息交互。
-
-
沈璐
-
-
摘要:
語音通信系統(tǒng)是重要空管設備之一,在安全生產保障工作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本文通過一起由電磁干擾引發(fā)語音通信系統(tǒng)觸屏失效的故障案例分析,從故障排查思路、解決方案及維護經驗等方面進行總結并提出系統(tǒng)維護建議。近年來華北地區(qū)航空業(yè)務量持續(xù)快速增長,隨著飛行流量不斷增加,對飛行安全的保障要求越來越高,對地空通信要求也逐步提高,提高通信質量,增強語音通信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是確保飛行安全的關鍵所在。
-
-
王浩
-
-
摘要:
5月24日,陜西省榆陽機場向榆林無線電管理處反映,在機場以東10-30公里范圍內,地空通信頻率在空中受到廣播信號干擾,影響了正常的指揮調度,對飛行安全產生了極大威脅。接到投訴后,榆林無管處領導高度重視,在了解相關情況后,立即安排監(jiān)測人員進行干擾排查;同時,積極與相鄰地市聯系,了解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和山西忻州的機場也受到同樣的干擾,便協商同步進行干擾排查。
-
-
余翔;
劉晗;
段思睿;
陳宇博
-
-
摘要:
針對地空通信系統(tǒng)傳輸時延較高、吞吐量較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擁塞感知負載分布(Congestion-aware Load Distribution,CALD)算法。算法通過通信路徑質量的變化,估計對應路徑的擁塞窗口變化情況,自適應地調整每次子流分配大小,降低端到端的延遲,以應對地空通信的低帶寬和高時延特性。同時基于搭建的多路徑端到端服務器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吞吐量性能和端到端延遲等方面都優(yōu)于現有的子流分配算法。
-
-
韓澤宇
-
-
摘要:
民航地空通信音頻信號傳輸過程中,話音信號在不同設備的輸入輸出接口之間傳遞,期間經過多次模數/數模轉換,信號電平值及接口參數設置影響話音質量。民航地空通信及傳輸設備普遍要求冗余配置,模擬音頻接口線路經常使用簡單并聯的方式,此時設備默認參數并非最優(yōu)設置,投產運行后也不便開展大范圍測試優(yōu)化。本文根據電路理論,分析音頻電平在多個地空通信設備并聯負載接口間的能量分配規(guī)律,提出一種確定設備合理參數以實現前后級電平匹配的設置方法,可用于設備安裝聯調及優(yōu)化。
-
-
李曄;
胡自立
-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根據疫情嚴重程度實行地區(qū)封閉管理。西南空管局當前有兩個不同地理位置的運行現場,可采取異地備份應急預案。文章主要介紹了區(qū)管中心主備用內話集中引接雙流終端地空通信信號,應急內話采取本地臺站備份終端甚高頻頻率的方法,實現區(qū)管備份終端地空通信應急預案。同時,區(qū)管中心主備用內話通過配置實現雙流終端地地通信。如果雙流終端區(qū)現場因疫情進行封閉的情況下,在緊急情況下區(qū)管中心現場可以滿足終端的正常運行。
-
-
胡敏
-
-
摘要:
7月17日11時36分,一架順豐公司波音767-300全貨機從湖北鄂州花湖機場起飛前往廣東深圳,標志著花湖機場的正式投運。機場地空通信、調度指揮等都要以無線電技術為依托,飛機的GPS導航、氣象信息的實時獲取等也需要良好的電磁環(huán)境。機場順利投運的背后,無線電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功不可沒。自鄂州花湖機場項目選址立項以來,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湖北省無線電監(jiān)測中心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全程跟蹤服務,先后開展電磁環(huán)境監(jiān)測13次,出具電磁環(huán)境報告6份;協調頻率,完成導航臺、雷達站、多點定位系統(tǒng)等臺站審批63個;劃定設立機場電磁環(huán)境保護區(qū)域,開展專項電磁環(huán)境清理整治10次,排查無線電干擾22起,順利完成校飛、試飛、投運無線電安全保障;興建機場電磁安全保護網。
-
-
張興明
-
-
摘要:
根據實際的空中交通管制指令解析任務需求,進行地空通信文本命名實體識別研究,用以輔助指令解析任務.該模型構建方法采用雙向的長短時記憶網絡結合注意力機制與條件隨機場模型.雙向長短時記憶網絡進行文本的上下文特征信息提取;注意力機制能夠更多地關注到與當前輸出有關的信息;條件隨機場模型能夠學習標簽之間的約束關系.在少量的地空通信文本標注數據上進行多組對比試驗,實驗結果證明該方法的有效性,取得較好的識別結果,F1值達到96.61%,可以為指令解析任務提供輔助信息.
-
-
蔣奇吰
-
-
摘要:
在新時期下,航空行業(yè)走入快速發(fā)展的階段,雖給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便捷,但民航事故的發(fā)生幾率也隨之增多,同時事故征候頻發(fā),管理部門隨之帶著前瞻性的思維加大航空安全的監(jiān)管力度.民航甚高頻是進行空中交通管理的關鍵所在,可以借助甚高頻電臺來進行通信指揮,讓航空人員對飛機運行的整體狀態(tài)進行全面的監(jiān)控,能夠根據實際的運行情況來下達飛行的多種指令,從而保證飛機運行的安全性,讓管理愈發(fā)高效.但民航甚高頻地空通信電臺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必須針對不同的干擾因素來設計預防對策,讓地空通信更加安全.基于此,對民航甚高頻地空通信電臺的干擾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科學和有效的干擾預防策略,力求減少干擾情況,讓飛行愈發(fā)安全.
-
-
劉夢琪
-
-
摘要: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即網絡話音通信,其工作原理是將模擬的聲音數字化,經過壓縮與封包之后,以數據包形式在IP網絡實時傳輸.VoIP也叫互聯網語音通信或IP電話.甚高頻VoIP語音通信使用IP技術,在IP網絡上布置支持數字音頻的甚高頻電臺和內話系統(tǒng),傳輸話音,區(qū)別于基于PCM(Pulse-code modulation,即脈沖編碼調制)技術的傳統(tǒng)數字基帶信號傳輸.VoIP兼具操作功能性及靈活性,這是基于TDM的傳統(tǒng)系統(tǒng)所不具備的.
-
-
符家祺;
顧燕君
- 《中國航海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通過對救助直升機地空通信手段,東一飛建隊初期地空通信狀況,甚高頻(VHF)遙控臺及數字調度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系統(tǒng)構成、設備選型和項目實施及建成后成果的介紹,探討了甚高頻(VHF)遙控臺及數字調度系統(tǒng)在與救助直升機進行地空通信中的應用,先后在海島建立的兩個甚高頻(VHF)遙控臺及數字調度系統(tǒng),在救助飛行系統(tǒng)內尚屬首例,系統(tǒng)的建成大大延伸了高東機場塔臺與海上救助直升機之間的地空通信距離,充分提升了航管人員與飛行員之間的遠距離通話質量,進一步確保了飛行安全。同時,也提供了直升機地空通信較為直觀的數據和建設思路。但是僅有兩個甚高頻(VHF)遙控臺還遠遠不能滿足整個搜救海域的通信需求,因此希望在適當的時候,再尋找二至三個有這樣條件的基站,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架構起一個能滿足整個搜救海域的通信網,實現搜救海域全覆蓋。
-
-
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
- 《第八屆中國國際救撈論壇》
| 2014年
-
摘要:
通過對救助直升機地空通信手段,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建隊初期地空通信狀況,甚高頻(VHF)遙控臺及數字調度系統(tǒng)的設計思路、系統(tǒng)構成、設備選型和項目實施及建成后成果的介紹,簡單探討VHF遙控臺及數字調度系統(tǒng)在與救助直升機進行地空通信中的應用.延伸了高東機場塔臺與海上救助直升機之間的地空通信距離,充分提升了航管人員與飛行員之間的遠距離通話質量,進一步確保了飛行安全。
-
-
吳戈;
謝鵬飛;
魏佳
- 《遼寧省通信學會2013年通信網絡與信息技術年會》
| 2013年
-
摘要:
本文提出民航地空通信的甚高頻遙控臺依托移動通信基站建設的觀點,旨在降低建設成本,縮短建設周期,有利于實現民航地空通信全航路多重覆蓋.同時,移動通信可以擴展業(yè)務,增加收入,并利用民航衛(wèi)星通信網,增加移動通信基站的衛(wèi)星通信傳輸路由.
-
-
-
李波;
毛玉泉;
楊霄鵬;
褚振勇;
張衡陽
- 《2010國防空天信息技術前沿論壇》
| 2010年
-
摘要:
地空通信中超視距通信是一大難題,尤其是對戰(zhàn)斗機的超視距通信更難以有效實施。為實現超視距地空通信保障,本文提出并設計單軌道小衛(wèi)星組網系統(tǒng),研究小衛(wèi)星的軌道高度、小衛(wèi)星數量、軌道傾角、軌道偏心率、通信覆蓋范圍等軌道特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