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
生物膜的相關文獻在1953年到2023年內共計8610篇,主要集中在廢物處理與綜合利用、基礎醫(yī)學、口腔科學
等領域,其中期刊論文4230篇、會議論文265篇、專利文獻653535篇;相關期刊1455種,包括生物物理學報、微生物學通報、中國真菌學雜志等;
相關會議228種,包括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食品衛(wèi)生學分會第十三次學術交流會、第十七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紀念中國微生物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暨2012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等;生物膜的相關文獻由17835位作者貢獻,包括董德明、彭永臻、李魚等。
生物膜—發(fā)文量
專利文獻>
論文:653535篇
占比:99.32%
總計:658030篇
生物膜
-研究學者
- 董德明
- 彭永臻
- 李魚
- 花修藝
- 任洪強
- 李軍
- 廖強
- 方芳
- 朱恂
- 楊帆
- 周學東
- 孔晉亮
- 李明
- 張永明
- 陳一強
- 黃輝
- 丁麗麗
- 李鑫鋼
- 王榮昌
- 郭勁松
- 張克勤
- 張杰
- 柳景青
- 王艷
- 王超
- 張建
- 張成祿
- 朱亮
- 王雷
- 劉杰
- 周寧
- 孫珮石
- 李偉
- 王淑瑩
- 鄭勇生
- 陽廣鳳
- 周健
- 李俊
- 桑軍強
- 王寶貞
- 王磊
- 陳偉
- 汪長中
- 胡寶蘭
- 馮麗娟
- 吳迪
- 夏四清
- 張菁菁
- 李星
- 胡林
-
-
李雯;
郝婷;
凌宇風;
趙甜;
楊潔;
孫衛(wèi)斌
-
-
摘要:
目的探討新型光敏劑吲哚菁綠(indocyanine green,ICG)介導的光動力療法在體外對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生物膜的抗菌作用。方法CCK?8檢測光敏劑ICG的毒性,將F.nuclea?tum以108 CFU/mL與濃度分別為0、10、20、30、40μg/mL的光敏劑ICG在厭氧(80%N_(2)、10%H_(2)和10%CO_(2))條件下混合均勻,用強度為0.1 W/cm^(2)的808 nm近紅外光照射3 min,以進行抗菌光動力治療,共培養(yǎng)2 d,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通過菌落形成單位計數(CFU)比較不同濃度ICG對F.nucleatum生物膜的抑菌效果;采用結晶紫定量法和MTT細菌增殖實驗檢測ICG對F.nucleatum生物膜形成量及生物膜代謝活性的影響;采用硫酸?苯酚法測定ICG對F.nucleatum生物膜胞外多糖形成的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生物膜形成情況及細菌活死數量的變化。結果隨著ICG濃度的增加,菌落數及生物膜的生物量逐漸減少,生物膜代謝活性降低,胞外多糖的產量減小,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同時,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顯示活細菌數量逐漸減少。結論用光敏劑ICG進行抗菌光動力治療可以有效抑制F.nucleatum生物膜的形成。
-
-
謝麗麗;
張慧彥;
王子璇;
李碧榕;
李珍;
孟維艷
-
-
摘要:
目的 探討D-甲硫氨酸(D-methionine,D-Met)通過調控環(huán)二鳥苷酸(cyclic 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清除牙齦卟啉單胞菌生物膜的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細胞活性、最小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殺菌濃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實驗確定D-Met的有效濃度.分別在牙齦卟啉單胞菌生物膜形成抑制實驗和成熟生物膜裂解實驗中加入不同濃度的D-Met,檢測生物膜生物量、胞外多糖量、生物膜形態(tài)、細胞膜完整性以及c-di-GMP的含量變化.結果 D-Met<40 mmol/L為生物安全濃度.在生物膜形成抑制和成熟生物膜裂解實驗中,D-Met≥20 mmol/L降低了生物膜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掃描電鏡結果顯示,D-Met≥20 mmol/L時,細胞外基質和細菌密度顯著降低.透射電鏡結果表明,35 mmol/L D-Met在生物膜形成過程中導致了細胞膜破裂,并增加了成熟生物膜裂解時細胞膜的通透性.C-di-GMP水平隨著D-Met濃度的增加而降低,呈濃度依賴性.結論 D-Met≥20 mmol/L可通過抑制c-di-GMP水平清除牙齦卟啉單胞菌生物膜.
-
-
趙彥瑞;
任大成;
周君琳
-
-
摘要:
背景:醫(yī)院獲得性感染中有60%-70%與不同材料的醫(yī)療器械有關,而細菌生物膜細胞在慢性感染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菌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受生物材料特性的影響,例如表面電荷、疏水性、硬度和表面化學性質.目的:研究巨噬細胞在不同表面硬度生物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上對大腸桿菌早期生物膜細胞的吞噬作用.方法:通過控制基料與固化劑的質量比制備硬(5:1)、中(20:1)、軟(40:1)3種表面硬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①將大腸桿菌接種于3種硬度材料表面,孵育細菌生物膜細胞,將活化的巨噬細胞滴入各材料表面,通過CFU細胞計數、流式細胞儀技術和倒置熒光顯微鏡檢測巨噬細胞在不同表面硬度材料上吞噬大腸桿菌生物膜細胞情況;②將巨噬細胞接種于3種硬度材料表面,隨后加入大腸桿菌,CFU細胞計數檢測巨噬細胞在不同表面硬度材料上吞噬大腸桿菌生物膜細胞情況.結果 與結論:①先接種細菌后加入巨噬細胞實驗:CFU細胞計數、流式細胞儀技術和倒置熒光顯微鏡檢測顯示,隨著材料表面硬度的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大腸桿菌生物膜細胞數量減少,3組間細菌生物膜細胞吞噬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01);②先接種巨噬細胞后加入細菌實驗:CFU細胞計數檢測顯示,隨著材料表面硬度的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細菌細胞數量減少;顯微鏡下可見,巨噬細胞在表面硬的材料上更散布、活性更高,并且可見偽足的伸展;③結果 表明,隨著聚二甲基硅氧烷硬度的增加,巨噬細胞吞噬大腸桿菌生物膜細胞的效率更高,推測通過優(yōu)化生物材料硬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內植物相關感染.
-
-
趙彥瑞;
任大成;
周君琳
-
-
摘要:
背景:醫(yī)院獲得性感染中有60%-70%與不同材料的醫(yī)療器械有關,而細菌生物膜細胞在慢性感染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菌的黏附和生物膜形成受生物材料特性的影響,例如表面電荷、疏水性、硬度和表面化學性質。目的:研究巨噬細胞在不同表面硬度生物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上對大腸桿菌早期生物膜細胞的吞噬作用。方法:通過控制基料與固化劑的質量比制備硬(5∶1)、中(20∶1)、軟(40∶1)3種表面硬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1)將大腸桿菌接種于3種硬度材料表面,孵育細菌生物膜細胞,將活化的巨噬細胞滴入各材料表面,通過CFU細胞計數、流式細胞儀技術和倒置熒光顯微鏡檢測巨噬細胞在不同表面硬度材料上吞噬大腸桿菌生物膜細胞情況;(2)將巨噬細胞接種于3種硬度材料表面,隨后加入大腸桿菌,CFU細胞計數檢測巨噬細胞在不同表面硬度材料上吞噬大腸桿菌生物膜細胞情況。結果與結論:(1)先接種細菌后加入巨噬細胞實驗:CFU細胞計數、流式細胞儀技術和倒置熒光顯微鏡檢測顯示,隨著材料表面硬度的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大腸桿菌生物膜細胞數量減少,3組間細菌生物膜細胞吞噬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01);(2)先接種巨噬細胞后加入細菌實驗:CFU細胞計數檢測顯示,隨著材料表面硬度的增加,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細菌細胞數量減少;顯微鏡下可見,巨噬細胞在表面硬的材料上更散布、活性更高,并且可見偽足的伸展;(3)結果表明,隨著聚二甲基硅氧烷硬度的增加,巨噬細胞吞噬大腸桿菌生物膜細胞的效率更高,推測通過優(yōu)化生物材料硬度可以更好地控制內植物相關感染。
-
-
劉學;
劉林寧;
劉曉鵬;
王天佼;
王鵬程;
劉聰
-
-
摘要: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污水處理中常見的工藝,而BioGill(BG)生物濾塔是MBR基礎上發(fā)展的一種新型的生物污水處理設備。本文介紹了BG生物濾塔裝置原理和特點,并對比分析了BG生物濾塔工藝和傳統(tǒng)MBR工藝的原理,主要工藝設備配置以及建設投資。顯示BG生物濾塔工藝更能有效處理有機污染物,設備更易操作,運行成本更低,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
周楊;
李傳棠;
江素珍
-
-
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生物膜在疤痕子宮患者再次剖宮產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產科收治的71例疤痕子宮產婦的臨床資料,按照是否使用新型生物膜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0例(再次剖宮產未使用新型生物膜)和研究組31例(再次剖宮產使用新型生物膜)。隨訪6個月,比較術后6個月B超檢測兩組患者的子宮下段肌層最薄處厚度及術后患者滿意度,術后6個月子宮異常出血及宮腔鏡檢查子宮疤痕缺陷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術后6個月B超檢測子宮下段肌層最薄處厚度為(8.57±0.73)mm,明顯大于對照組的(6.21±0.85)m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滿意度為93.5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宮腔鏡檢查發(fā)現,研究組患者異常子宮出血率為9.6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子宮疤痕缺損率為25.8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2.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疤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中應用新型生物膜能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成為一種新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
-
吳碩;
張興文;
呂菁萍;
王競
-
-
摘要:
雙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種海洋環(huán)境中普遍檢出的內分泌干擾物,但生物膜作為海洋細菌最常見的生存方式,其對海洋環(huán)境中BPA歸趨的影響尚不清晰.考察了典型海洋細菌——假交替單胞菌GCY的生物膜對BPA的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徑.結果表明,生物膜及游離菌對BPA降解均符合準一級反應動力學.生物膜體系中BPA的降解速率常數為0.0425 h^(-1),大于游離菌體系的0.0374 h^(-1).并證實兩體系對BPA的降解均發(fā)生在胞外,以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導的降解反應為主.降解過程中生物膜體系的H_(2)O_(2)、O^(·-)_(2)、·OH產量高于同時刻游離菌體系的,這歸因于生物膜體系L-氨基酸氧化酶活性及鐵載體產量的提高.在生物膜體系中,BPA的主要降解途徑為異丙基斷裂.
-
-
徐穎;
張婷;
王洋;
楊芙蓮
-
-
摘要:
綠色合成的納米硒顆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使用干酪乳桿菌和嗜酸乳桿菌在厭氧條件下生物合成硒納米顆粒(Selenium nanoparticles,SeNPs).利用溶菌酶和超聲波對細菌細胞裂解,采用有機-水萃取體系提取胞內SeNPs并進行表征.分析表明,SeNPs在4°C下比較穩(wěn)定,顆粒均勻,分散性好,帶負電荷,呈非晶態(tài)結構.顆粒表面含有蛋白質、脂質和糖類等物質.此外,SeNPs對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模式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別為0.1 mg/mL和0.2 mg/mL,對熒光假單胞菌野生菌的MIC都為0.2 mg/mL.硒納米顆粒對供試菌的生長均有抑制作用,隨著SeNPs濃度的增大,生物膜抑制率達到43.52±1.23%和55.83±1.14%.硒納米顆粒有望成為一種安全環(huán)保、有效的抗菌劑,應用于冷藏食品中.
-
-
熊際文;
周?。?/a>
楊士毅;
孫世林
-
-
摘要:
目的:探討自體骨屑覆蓋聯(lián)合Bio-Oss小牛骨粉及Bio-Guide生物膜在種植體周骨缺損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以期獲得更佳的咀嚼功能及美觀效果。方法:選取筆者醫(yī)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治療的60例種植體周骨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32例)和對照組(28例),對照組采用Bio-Oss小牛骨粉聯(lián)合Bio-Guide生物膜封閉修復,觀察組先在種植體表面覆蓋一層自體骨屑,然后外層覆蓋Bio-Oss小牛骨粉聯(lián)合Bio-Guide生物膜封閉修復,比較兩組植骨區(qū)CT值、植骨區(qū)吸收值,并發(fā)癥情況、咀嚼功能及美觀效果評分。結果:種植手術后6個月,觀察組的植骨區(qū)CT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90,P=0.533),且兩組并發(fā)癥癥狀均較輕微。種植手術后6個月,所有患者行種植體支持固定義齒修復,修復后3個月,兩組的咀嚼功能及美觀效果評分均較高,并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體骨屑覆蓋聯(lián)合Bio-Oss小牛骨粉與Bio-Guide生物膜能明顯提高種植體周骨缺損治療效果,促進種植體周骨組織再生,對咀嚼功能及美觀效果具有更明顯的改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
尹鐵球;
楊雪嬌
-
-
摘要:
金銀花是我國常見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抑菌消炎等功效。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的重要原因是生物膜的形成,并受QS系統(tǒng)調控。金銀花被證實能破壞銅綠假單胞菌的生物膜的形成,抑制其QS相關毒力因子及基因的表達,達到一定的抑菌效果。
-
-
李文凱;
鄭天龍;
劉俊新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
| 2019年
-
摘要:
農村灰水單獨收集利用是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方式之一。為研究管道坡度對農村小管徑重力流灰水管道生物膜細菌群落的影響,采用具有三個不同坡度(5‰,10‰,15‰)的小管徑管道設備利用配制灰水培養(yǎng)管道生物膜,并通過Illumina HiSeq高通量測序技術研究生物膜細菌群落結構.研究發(fā)現,農村小管徑重力流灰水管道生物膜細菌優(yōu)勢菌門為Proteobacteria(變形菌門)和Actinobacteria(放線菌門).隨著管道坡度的增大,變形菌門的豐度逐漸增大,放線菌門的豐度逐漸減小.Ensifer(劍菌屬),Sphingopyxis和Paenarthrobacter為優(yōu)勢菌屬,劍菌屬在15‰坡度下豐度較高,而Paenarthrobacter在5‰坡度下豐度較高.管道坡度的不同造成了明顯的細菌群落組成差異,低坡度(5‰)和高坡度(15‰)會造成顯著的細菌群落組成差異,特別是造成了Alphaproteobacteria(α-變形菌綱)和Betaproteobacteria(β-變形菌綱)豐度的顯著差異.
-
-
程夢奇;
張筱;
程夢雨;
汪祝方;
趙志淼;
張飲江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
| 2019年
-
摘要:
人工濕地作為一種高效低耗的水處理工藝已被廣泛研究和接受,而生物膜法是一種好氧型生物處理工藝,也被廣泛應用在工業(yè)廢水和城市污水處理中.本文通過設計使用玄武巖材料生物膜強化人工濕地來處理城鎮(zhèn)污水,通過實驗監(jiān)測,來觀察該系統(tǒng)對城鎮(zhèn)污水的處理效果,結果顯示通過該系統(tǒng)處理后的城鎮(zhèn)污水,其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質得以高效移除.
-
-
蔣貴全
-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全國排水委員會2017年年會》
| 2017年
-
摘要:
第四污水處理廠在進行提標改造工程后,利用了生物膜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其出水水質由原有的國家對城市污水的一級A標標準提升至地表水Ⅳ類標準,在氨氮,總磷以及COD等出水處理數據上得到更加提升.但生物膜在水處理的過程會對膜絲處理污水性能降低,須定期對生物膜進行在線反洗以延長生物膜的使用壽命.生物膜的在線反洗頻率及其用藥量加藥時間必須精細化控制,在保證其反洗效果的同時控制其成本.
-
-
姚孝明;
劉曉蓉;
吳娟;
梅國勇;
楊婉薇;
葛云霞
- 《第十四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實驗醫(yī)學學術研討會》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復方白玉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體外抑制作用. 方法:采用微量肉湯二倍稀釋法測定復方白玉散作用于標準菌株ATCC29213和臨床分離33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最小殺菌濃度(MBC),用結晶紫染色法檢測復方白玉散對生物膜最小抑膜濃度(sMIC). 結果:復方白玉散對標準菌株ATCC29213和強成膜株SA17的MIC分別為25mg/mL和50mg/mL,MBC分別為50mg/mL和100mg/mL.標準菌株ATCC29213為生物膜陽性菌株,并且33株臨床分離S.aureus中,有25株為生物膜陽性菌株,生物膜的形成率為75.6%.復方白玉散對標準菌株ATCC29213的sMIC50為1.6mg/mL,sMIC80為6.3mg/mL,對強成膜株SA17的sMIC503.2mg/mL,sMIC80為6.3mg/mL. 結論:復方白玉散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生成,并且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殺菌作用.
-
-
蔣立新;
馮進;
羅恒
- 《《中醫(yī)雜志》特邀心血管專家學術座談會暨中醫(y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疾病臨床經驗會議》
| 2017年
-
摘要:
目的:研究白藜蘆醇作用于UPEC生物膜后對其生長的影響及細菌內FimH的表達變化,并探討其機制.rn 方法:構建UPEC生物膜,采用不同濃度白藜蘆醇干預UPEC生物膜,酶標儀檢測吸光度值,RT-PCR檢測生物膜細菌內FimH的基因表達情況.rn 結果:各劑量白藜蘆醇對UPEC生物膜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且隨著白藜蘆醇劑量的提高,對生物膜抑制效應逐漸增強.各組中均可見FimH基因呈陽性表達,與對照組相比較,各干預組的表達量顯著降低(P<0.05);且隨著白藜蘆醇劑量的提高FimH的表達逐漸降低,中劑量組明顯低于低劑量組(P<0.05),而高劑量組雖較之中劑量組表達減少,但差異不顯著(P>0.05).rn 結論:白藜蘆醇對UPEC生物膜形成及細菌毒力因子FimH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
-
-
漆志飛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
| 2019年
-
摘要:
介紹了一種水環(huán)境生態(tài)修復相結合的技術,應用于城鎮(zhèn)居民集中區(qū)黑臭河道生態(tài)修復系統(tǒng).針對無錫唐周巷洪河道居民集中區(qū)可用地較少、排口來水復雜、水質較差的特征,設計了生物膜、重建生物群落聯(lián)合修復技術的黑臭河道生態(tài)修復工藝,能有效改善低流速城市小流域河道的水質.該系統(tǒng)實現了河道常年保持《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Ⅳ類標準,同時解決了周邊百姓因農耕行為對河道沿線景觀的破壞,并為沿岸百姓提供了河道散步、觀景、納涼的民生服務,為城鎮(zhèn)可用地較少的居民集中區(qū)黑臭河道的生態(tài)修復提供了借鑒與示范.
-
-
伍勇
- 《2018廣東省醫(yī)學會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南方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
| 2018年
-
摘要: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雙一流"高校----中南大學附屬三甲醫(yī)院,國家衛(wèi)生和健康委員會直管醫(yī)院.1989年11月28日奠基,1992年12月8日開業(yè),1998年通過"三甲"達標驗收,醫(yī)院全面開院.醫(yī)院開放床位1874張(編制床位2200張),職工2900多人,國家"千人"3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優(yōu)青"1人.技術品牌:移植醫(yī)學、微創(chuàng)醫(yī)學、健康管理、危急重癥.移植醫(yī)學以肝臟、腎臟等大器官移植和胰島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為主要特色,豬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臨床研究綜合療效指數創(chuàng)國際同期最好水平;是國內首家同時國產和進口"達芬奇"機器人的醫(yī)院,完成國內首例國產機器人手術和湖南省首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腔鏡、介入技術廣泛深入應用于多個臨床醫(yī)技科室;是全國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之一;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個,省臨床重點???2個、省質量控制中心6個;急診占門急診病人10%.細菌在生長過程中附著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并分泌胞外基質[主要為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蛋白質和胞外DNA等將自身包裹,形成具有三維結構的膜性聚合物。
-
-
-
祝榮文;
魏黔斌;
尚會強;
劉永;
楊亦彬
- 《第九屆中國血液凈化論壇暨2017年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血液凈化中心管理分會年會》
| 2017年
-
摘要:
消毒盲區(qū)常指的是消毒透析機透析用水進水軟管至透析機內部水箱進水口段,此范圍是透析機熱消、化消系統(tǒng)均無法進行消毒的地方,盡管通過技術上的改進,采用較先進的無死腔供水技術,使盲區(qū)管路縮減,但仍有部分區(qū)域在各種消毒模式下均無法觸及此盲區(qū),隨著透析間隙時間的延長,此區(qū)域可能成為細菌生長繁殖和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場所.通過對透析機盲區(qū)的消毒處理和常規(guī)熱化學消毒效果的對比觀察,旨在探討NaClO處理透析機消毒盲區(qū)的有效性.